第九十一章 阜州乱象
发布:11-28 22:24 | 2337字

出了饭馆,沈棠与百里末分开行动,一人往大街方向走,一人往无人的巷子里钻。

沈棠随便带了两个士兵随行,绕过几间铺子混入大街。她步履急促,明摆着告诉那些人有所发现,正在设法逃跑搬救兵。

窄巷有着很浓的青苔味,青衣公子负手漫步前行,如岁月里某一段光景遗留下的残像。

后头的声音轻盈却纷杂,百里末在心里初步估算两头的人数,竟是更多人将主意打到他的身上。

百里末眸中精光闪动,带起一丝涟漪。

将身后的人引到埋伏地点,百里末站在原地转身轻喝一声,“出来。”

敌人快速堵死了后路,只见为首的人拿出张肖像,跟百里末对了对,然后打了个手势,竟是没有大意的一拥而上。

先一步埋伏在此的士兵霎时现身,双方刀兵相接,百里末退到旁侧观察敌人的功夫路数。

没一会功夫,他便晓得为首之人并未带先帝调令离开的人,那位的功夫在戚规之上,而这群人功夫只是中等偏上,——拿着他的画像前来,却无人可杀得了他。

军营出的人打斗胜在合作,配合无间,而敌人却更擅长单打独斗,各有各有的胜算。

“萧公子。”一柄短剑跃过前头打斗,朝着百里末飞去。

百里末脚下细微挪动寸许之地,让剑惊险地从脖颈处擦过,未露半分会武的破绽,由着两方人马纠缠不休。

片刻后,百里末忽的抬目往高处望,脑中回忆着阜州城的地形图,目光从那些高处建筑一一扫过,最后锁定在一处用以登高祭祀所用的塔楼。

离得远,地势有碍,百里末无法确认所想。

下一刻,青影虚晃而过,百里末多了把兵器,出手如闪电。

巷子里血腥味浓重,巷子里除了百里末外再无活口。

百里末叫出隐藏在周围的暗卫,“以那座塔楼为中心,找附近所有适合射击的点,无论发现何人,一律诛杀。”

“是。”暗卫应声而去,来无影去无踪。

此时城内大街已乱,箭矢从四面八方飞来,路上那些闪躲不及的人中箭到底,连声惊叫都没能喊出。

沈棠停下检查死者伤口,几乎每个人都是一箭射中心脏而亡,根本不是瞄准她,而是冲着这些无辜百姓去的。

“沈阁主,赶紧离开。”士兵将沈棠护在中央催促她离开。

“保护我干嘛,保护百姓啊。”沈棠面色难看,推开面前的人顺手拔出他的佩刀,挥掉射来的箭矢,将那支箭的目标推到处可躲藏的地方。

脚尖轻点,跃上屋顶,沈棠身形极快地往发现的射击点掠去,对方察觉沈棠的意图,一瞬间她跟个活靶子似的,箭矢如雨般射向她。

百里末一剑横扫,如有千钧之势,而后将沈棠拉到一处可躲藏的地方,“我以命人过去解决。”

“他们要杀的不是我。”沈棠将情况告知。

“是我。”百里末眼中暗流涌动,“阜州城要乱了,目的是把我困在城内。若阜州乱象传回月都,而我没有消息,朝廷便需派兵前来镇压。”

“月都兵力减少,对反叛者大有益处。”沈棠一下猜到最坏的结果,“慕钧果真是要动手了。”

百里末摇头,“应该是二皇子,而他一旦动手,慕钧便可借着剿灭叛军的名头,光明正大的集结兵力踏进皇城。”

耳边是惊慌乱叫,脑子里是月都大军乱斗,血流成河的夺位之战,沈棠一时觉得自己脑子不大够用。
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。

直到百里末的暗卫杀掉射箭者,这场无妄之灾方停止,沈棠站在街道上看着那些尸体,心中一股火气如点燃。

阜州关了城门,阜州军营的人接手了阜州城,大批的将士全副武装在街上巡逻,朝廷彻底失去了对阜州城的掌控权。

“沈阁主没受伤吧?”汪璋身着战甲,气势比往日强盛,那打量的眼神带着显而易见的轻蔑。

“不劳夫督军操心我的安危。”沈棠牵住百里末的手,大步流星地离开。

回到驿站,沈棠直接回了她住的那个院子,吩咐奴婢不准让人来打扰。

“二皇子他脑袋被驴踢了吧。”沈棠没好气的拍了下桌子,为了得到元家兵符睡了别人家媳妇,有孕后又将人毒杀,“这一连串事,怎么看都是他在给慕钧做嫁衣,他看不出来吗?”

“二皇子此人自视过高,怕是觉得自己有能耐拿捏慕钧。”百里末幽幽轻叹,说了句大逆不道的话,“清光帝子嗣单薄,四个儿子没一个有帝王之才。”

“不怕人愚笨,就怕愚笨者偏自信的认为自己是大智若愚。”沈棠没忍住骂了句,“女马的,脑壳有屎。”

“别讲脏话。”百里末一本正经的教育。

沈棠张嘴欲反驳,到了嘴边换了句词,“你真文明。”

入夜后,明柩潜进驿站,将一份文书交给沈棠。

沈棠展开文书看了眼内容,最后目光落在那枚红色的印信上,“我去,敲的私印,你哪搞的?”

“长霖画的。”明柩自豪回答。

“这都能画,太牛了。”沈棠满意地收了那份文书,“眼下阜州城乱,他那边是否有危险?”

闻言明柩一脸古怪的看着沈棠,她虽与尊座有关系,但从未在私情上关心过他们的情况,这次居然问了。

明柩目光转向百里末,眼尖的瞧见脖子上衣襟遮不全的牙印,陡然醒悟,客气地朝沈棠拱拱手,喊道:“夫人。”

沈棠与百里末同时看向明柩,然后互看一眼,沈棠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,失笑地垂下脑袋。

“日后再喊。”百里末此言算是定了此事。

“得。”明柩道:“长霖那边没事,只是阜州封城,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护送杜大人出城恐怕难了。”

“不难,明日沈棠亲自带着人走。”说完迎上沈棠纠结的视线,百里末肃然道:“你若目标未改,便得启程回月都护驾。明日将文书给汪璋等人看过后,我替你留在阜州,你将杜婴带出城与戚规汇合,赶回月都。”

“若未乱,尚有办法凭此计调散阜州军,但现在已难调了,一起先出城再议不行吗?”

“我们全部离开城中百姓便无人管了。”百里末做此决定已是最优决策了,“我有所求,阜州之乱必须由我平息方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