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明星稀,黑幽幽的夜幕上笼罩着一层稀薄的雾气,云缭雾绕,仿佛一层薄纱,蒙在夜的脸庞上。此时正值盛夏时节,月不上枝头,知了也受不住闷热,彻夜发出沙哑聒噪的鸣响。
红灯长廊,一根根雕花红柱被灯笼照得恍如血染。
一行人匆匆从远处走来,领头的男子油头粉面,手拿佛尘,面色焦急:“快点,快点!”隐隐显出一丝女气。
门口梳着流苏双髻的宫女连忙推开镀金大门,放他们进去。
门刚开,一股清爽凉气便扑面而来,舒服极了。
一行太监宫女基本都在十六七八的年纪,手中抱着锦瓷玉器的大盆,盆中皆盛放了大堆冰块。许是这热气太过生猛,冰块融化的速度比平时快很多。
房间内,红衣老者尖着嗓子低声抱怨:“怎来得如此晚?这房间都快回热了!”
年轻公公连忙弯着腰赔不是。
红衣公公也不听,冷冷横了他一眼,才掀开帘子进去禀告:“皇上、皇后娘娘,换冰了。”
“恩。”威严的男人看也不看,折扇轻摇,半眯着眼躺在榻上。
对面坐着一华衣美妇,妇人眼角刻有几条浅浅细纹,一脸会心笑容:“皇上道得极是,太子年纪的确不小了。前几日,母后还从清凉寺捎回话。说是太子娶太子妃时,会回来看看。”
中年男子停下了扇风的动作,懒懒张开眼,看向美妇:“皇后,朕有几年没跟母后好好说说话了?”
美妇怔了怔,知晓中年男子肯定又在为当初过于坚持己见,将母后气走而愧疚自责。想了想,宽慰道:“母后不过去了清凉寺三年,身边又带着锦心那丫头,皇上无须太过担心。若是想母后了,不妨早早替太子找个德才兼备的好女子。等成亲时,母后回来,皇上再向母后说两句软化,好好聊聊。母后耳根子软,况且这么多年,什么气都该消了。”
“说的是啊……三年了,再大的气也该消了……”中年男子又躺回去闭上眼,继续摇扇。
“臣妾看赵大学士的女儿便不错,生得俊俏,又弹得一手好琴。太子颇爱音律,两人若在一起,倒也般配。”想起那眉眼干净的少女,宫里很久没这么心思灵透干净的人了。
“我记得前年,李将军便跟赵家订了亲,好像就是这孩子吧?”
皇后是什么人呐,皇上的枕边人,最懂皇帝心思的人!她岂能听不出这话的意思,连忙又挑了几个优秀任选奉上:“陈尚书的千金也十分伶俐,据说协助陈尚书破过好几个案子,心思细腻。若跟在太子身边,定能协助太子,做个合格的太子妃。”
“陈千金的确不错,只是粗野了些,又稍长太子两年。”
皇后也不气恼,耐心推荐:“宋郡主如何?温柔贤惠,讨人喜欢。饱读诗书,又熟悉《女戒》等书。太子素来喜欢可心的人,而且宋郡王乃我朝不可多得的栋梁,两人也勉强算得上门当户对。”
“皇后无需挂心此事,我心中已有人选。”皇帝折扇吧嗒一声紧闭,道:“孟将军之女孟沛凝,大家闺秀,冰雪聪明,太子定会喜欢。”
皇后顿时脸色白了几分,眼底掠过一丝震惊。许在这后宫之中生存久了,遮掩神色已成了习惯,那异样情绪顷刻消失。挂上淡淡微笑,道:“的确,孟家三代为官,孟丞相又是开国功臣之后。若是将孟小姐指给太子,孟家只会更加倾心帮助太子治理国家。”
皇上摇头:“我并非看上孟家之才,而是看上孟沛凝这个人。她只有配太子,我才放心。”兜睨皇后一样,皇上才转过身,打算在这舒适的软榻上将就一晚。
皇后见状,连忙起身,行礼告辞。
门外似乎闪过一个黑影,极快。
皇后愣了愣,再细细看时,一切都十分平常。
待皇后离开后,红柱后方才走出两人。
男子一身明黄,玉面凤目,头束青冠。平静的目光看着烛火摇曳的窗户,男子转身朝来时的路走去。
身后的侍卫赶紧跟上,手中提着吹熄的灯笼。
“刚才听到的话,若让本宫听到泄露出半句,你便自裁吧。”
“是!太子!”
俊美男子满眼兴趣盎然,唇角忍不住掀起一丝弧度。